聚焦实施教育振兴工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吐鲁番日报
2024年02月02日
二是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青少年“筑基”工程,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引导青少年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具体做法有:持续加强“四史”宣传教育,遴选一批“大思政课”教学示范基地;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持续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校、示范课程和教学名师;开展第三期50名思政课教师赴延安红色研学活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培育和选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品牌校、美育特色校、“文化润校”示范校;开展家门口旅游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
三是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和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科学优化教育资源布局,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体措施有:加强集团化办学管理力度,深化团队交流、资源共享力度,推进优秀骨干教师交流比例达到5%以上;加快推进142个点位教育资源虚拟专网建设,实现市、区县、校三级教学资源便捷互通;加强幼儿园等级评估工作,力争创建市级示范园2所、一级幼儿园11所、二级幼儿园15所;支持托克逊县职业高中升格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重点支持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在化工、机电、旅游等专业领域与疆内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办本科专业;支持职业学校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校园,积极申报建设10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1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
四是持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依托吐鲁番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师德涵养教育基地,每年开展两次师德师风筛查。建立健全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绩效工资差异化分配和激励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区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每学年交流轮岗人数比例不少于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总数的20%。在招聘新教师的同时,组织低学段教师通过学历提升、专项培训等方式获取初、高中教师资格,缓解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
五是用好教育援疆资源,借助湖南教育大省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推动吐鲁番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系统梳理“红石榴”教育援疆在机制创新、品牌打造、资源保障等方面的特色经验做法,持续打造“红石榴”冠名的湖南援疆班、“1+1”湘吐同心工作室、援疆教师民族团结示范工作队三张名片。重点抓好“红石榴”·“1+1”湘吐同心共建、“组团式”教育人才援疆、骨干教师跟岗挂职等项目建设,推动教育援疆工作从“输血”“造血”向“活血”转变。
“此外,我们还要做好义务教育‘双减’和健全中小学学生身心健康等工作,把课后托管服务和‘五项管理’机制落实到位,为全市中小学配齐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确保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热衣汗古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