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到踏青去
时间:2024年04月04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又是一年清明节。
清明节是二十四个节气中唯一具有人文历史的节日。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习俗丰富,承载了国人的价值观念。2006年5月20日,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期间,人们都会到野外,或祭祀先祖、上坟扫墓,或踏青春游、抓柳插门,或放风筝、拔河……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前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春种的大好时机。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在民间流传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比如:“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每年的这个时候,火焰山南北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在古代吐鲁番,每到这个季节,暖风吹来、花满枝头,引发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情,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吐鲁番赏春诗”。
“塞外东风绝可怜,邮亭渠水得春先。浑如秃柳当门碧,不管夕阳与夕蝉”(清代张萌桓《胜金驿丛柳已碧》)。在清朝诗人张萌桓的笔下:高昌区东风拂面、渠水潺潺、柳树泛绿,春天的喜悦与温馨在诗行间洋溢,令人把玩不已。“楚水秦川过几重,柳中城里遇春风。花凝红杏胭脂浅,酒压葡萄琥珀浓”(明朝陈诚《鲁陈城》)。诗中陈诚埋怨“过几重”的路途遥远外,而在鄯善遇到春天多么惊喜:柳中城遥望天山白雪皑皑,而环顾古城又是春风习习,满眼“花凝红杏胭脂浅”,芳香如云、蛱蝶蜂舞,令人沉醉。伴随着天山脚下“春姑娘”的步伐,与“新疆第一春”相约托克逊,沐浴春阳,与“满园春色”为伴,聆听花海之音,让您远离城市的喧嚣,体会田园农家生活。
行在春风里,温暖的阳光流淌在田间地头,鸟语花香、草木变绿、花朵开放,缕缕温馨的风扑面而来,令人心情振奋,适合放飞梦想。
走出门,走进诗与远方。
(陇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