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七克台镇南湖村:戈壁滩里捡出“金疙瘩”

时间:2024年04月17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陈昌盛 吴欣

  “我们村里靠捡石头致富的人越来越多。在这里,走路都要留神脚下!因为磕你脚的很可能就是一块价值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石头。”近日,鄯善县七克台镇南湖村奇石协会会长吴保康笑着介绍道。在这里,不起眼的石头成了村民们的“金疙瘩”,捡石、赏石、卖石,一条别具特色的致富路正在脚下延伸。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南湖村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种植葡萄和棉花,受限于人多地少的条件,村民们的收入并不乐观。然而,随着一些村民开始在戈壁滩上捡拾形态各异的石头,并发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后,整个村庄的命运开始发生转变。
  吴保康便是这场转变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回忆道:“那时候,我喜欢到戈壁滩放羊,偶然间发现了一些形状奇特的石头,觉得很好看,就带回家做装饰品。没想到,一位朋友看到后竟然出钱购买。这让我意识到,这些石头不仅仅是装饰品,还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自此我更是捡石成瘾。”
  吴保康的故事很快在村里传开,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捡石的行列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湖村的名声也逐渐远扬,2003年更是被中国观赏协会命名为“新疆奇石第一村”。奇石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村民们通过捡石、加工、销售,不仅提高了收入水平,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购买。到2015年,南湖村85%的农民从事奇石行业。
  为了进一步推动奇石产业的发展,南湖村党支部积极发挥作用,成立了奇石协会,邀请专家前来指导,帮助村民们提升石头的加工和销售技能。同时,党支部还确定了“依托奇石资源打造奇石产业,依托奇石产业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乡村振兴思路,并围绕这一思路进行了一系列实践。
  随着南湖村奇石产业不断壮大,村民们纷纷开设奇石店铺和加工厂,加工和销售彩玉摆件、手镯、挂件等产品。南湖村奇石店铺的数量从最初的20家迅速增长到100多家,从业人员也从1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
  村民马新高兴地说:“我家开了一家彩玉奇石加工厂,一年收入达到 10万元。”
 与此同时,南湖村还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发展电商产业。他们引进了电商直播平台,组织村民参加电商培训班,学习直播带货的技巧,通过电商平台,南湖村的奇石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目前,通过直播带货,南湖村奇石日均销售额达到10万元。电商微拍堂直播团队每天坚持17个小时在线直播,电商微拍堂现场直播已突破300万元创收大关。
  除了奇石产业,南湖村还依托其独特的回民村落文化和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推出了“九碗三行子”、特色大盘鸡等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同时,还充分利用海市蜃楼、赤亭、沙尔湖等自然景观,打造了一系列旅游线路和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赏石、捡石、品石不分四季,我3月专程来南湖村,就是想在做‘奇石文章’的同时,一边欣赏吐鲁番的春景,一边体验少数民族风情。这里的‘九碗三行子’味道正宗,太好吃了!”来自宁夏的游客吴悦说。
  如今的南湖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畅、灯明、花香、草绿,成为奇石爱好者来疆后争相前来打卡的热门目的地。村民们通过奇石产业和旅游业实现了增收致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规范奇石市场,让奇石业主诚信经营,把‘新疆奇石第一村’打造成金字招牌。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发展南湖村全域旅游,让南湖村的旅游品牌像她的奇石一样响亮。”南湖村党支部书记雷建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