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文化周刊·时代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昔日手工穿花纳锦 今朝电脑绘制图案

科技赋能吐鲁番乡村“绣娘”创业增收

时间:2024年05月08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绣娘”完成刺绣作品。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懂飞 摄
  ▼帕坦木汗查看用电脑绘制的图案。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懂飞 摄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谢懂飞 支禄)“用电脑绘图,顾客能想到的图案,我们都能设计出来。”4月28日,托克逊县楼兰公主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帕坦木汗·巴克尼亚孜说。
  在帕坦木汗介绍合作社的时候,她女儿吾古丽阿依·艾尼熟练地用电脑绘制出了一款最新的图案。那些已经拿到图案的“绣娘”,则在隔壁的房间里飞针走线。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刺绣是一项历史悠久、实用性较高的民族传统手工艺,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如今,该合作社采用“电脑绘图+手工刺绣”模式,在保留传统手工技艺特色的同时,融入了更多时尚元素,让这门古老技艺焕发了新活力。
  帕坦木汗今年60岁,是托克逊县夏镇喀拉苏村有名的刺绣能手。她15岁就跟着村里的“绣娘”学刺绣,不仅学会了多种绣法,还掌握了十几种图案的绘制方法。
  “随着找我买刺绣的人越来越多,一些难题也随之而来。例如有的顾客要求的图案设计我都没见过,有的顾客提供的图片手工做起来很复杂,绣错一针就得返工重新做……”帕坦木汗说,如果不是借助科技的力量,自己也不会创业建立合作社。
  2011年,在一次前往库尔勒学习的过程中,帕坦木汗接触到了智能绣花打版软件。她立刻意识到,这是推动刺绣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
  “绣出一件精彩的绣品,首先要有一幅好的绣稿。用电脑绘图,小的绣稿3到4小时就能完成,大的绣稿也不会超过7个小时。设计的精度越高,出图的效果也越好。”帕坦木汗说,电脑绘图不仅解决了上述难题,还大幅提高了刺绣效率,丰富了产品的种类和设计。这更坚定了她想把刺绣事业做大、做强的决心。
  看到电脑绘图的强大功能,村里的“绣娘”也来找帕坦木汗订购一些比较复杂的图案,拿回家手工刺绣,完成后售卖增加收入。
  2013年,帕坦木汗成立了刺绣专业合作社,让村里的“绣娘”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热沙来提汗·努尔丁就是其中之一。她笑着说:“在合作社工作,每天有100元的收入,我很满意。”
  “科技的加入,不仅推动了创新发展,还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让刺绣技艺拥有了更为广阔的未来。下一步,我们将打造直播基地,以‘非遗+产业+直播’的模式,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喀拉苏村第一书记努尔比亚·沙拉木说。
  目前,吐鲁番市已有6家刺绣专业合作社引入了科技力量,在创新传承维吾尔族刺绣的同时,带动更多农村妇女“绣”出幸福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