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文化周刊·人文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

小 满

时间:2024年05月20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大地上的油画。 寿伟 摄
  基本信息
  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一般来说,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因此有民谚说“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历史渊源
  “小满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
  苦菜秀。《埤雅》以荼为苦菜。《毛诗》曰:“谁谓荼苦?”是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尔雅》曰:“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此苦菜宜言英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蔡邕《月令》以谓苦荬菜。
  靡草死。郑康成、鲍景翔皆云:靡草,葶苈之属。《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死。
  原为小暑至,后《金史志》改麦秋至。《月令》:“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从气候特征来看,在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期间,全国各地都是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
  民间习俗
  ■抢水
  古时候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水车会在小满的时候启动,各家各户以村为单位会举行抢水仪式,众人会在事先装好的水车上取水,将河水引冠入田,至此仪式方结束。
  ■祭车神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传说“车神”为白龙,小满时节,农民朋友们在水车前放上鱼肉、香烛等进行祭拜,有些地区,还会在祭品中放入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洒到农田中,有水源涌旺的寓意。这也表明了水利灌溉对于农民生产农作物的用处有多大。
  ■祭蚕
  相传小满为蚕神的诞辰,所以在这一天,我国以养蚕著称的江浙一带极其热闹。小满时节正值初夏,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栽桑养蚕是江南农村的传统副业,多被用来做各种丝绸制品,价值也非常高,因此小满节气也被赋予了一种浓郁的丝绸民俗风情。但是蚕比较难养活,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均影响蚕的生存,因此在小满的时候还有人举行祈蚕节。
  ■食苦菜
  小满是吃苦的季节,也是苦菜生长茂盛的季节,常食苦菜,能清热、凉血和解毒。是一种有名的野菜,而且之前红军长征时,将苦菜当作粮食,因而打了胜仗。

  起居养生
  进入小满节气,我国大部地区开启入夏进程,特别是南方高温多雨、闷热潮湿,湿邪之气可能会侵犯人体,中医讲究顺应自然、未病先防,那么该如何养生呢?
  ■饮食篇
  天气渐热,暑热中还带有湿气,此时要多吃些具有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黄瓜等。同时,还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多喝些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绿豆汤等。
  闷热潮湿的天气为皮肤湿疹的发作提供了条件,饮食上宜清淡,少吃动物脂肪、海鲜等辛辣肥腻、生湿助湿的食物。苦瓜、莴苣、油麦菜等“苦”味食物有利于清心祛暑、健脾开胃、促进消化。
  另外,气温不断升高,如果食用过量生冷食物易伤害脾胃,可能会引起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建议食用冬瓜、白萝卜、番茄等利于改善肠胃功能的食物烹饪成的汤水,每餐进食需适量。
  ■起居篇
  家中要做到勤开窗通风,室内空气潮湿还可以使用除湿器、空调的除湿功能,不要长时间待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注意肩颈保暖,隔一段时间活动四肢,以加速血液循环。
  保证充足的睡眠,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要顺应夏季阳长阴消的则律,早起晚睡(但勿晚过12点),适当增加午睡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情绪篇
  天气逐渐炎热,情绪容易波动,建议要有意识地调节情绪,绘画、书法、下棋、种花、听轻音乐、散步等较安静平缓的运动,利于调养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