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丝路视窗·社会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时间:2024年05月27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4月19日,在高昌区火焰山镇巴达木村,经过30多辆运料车和沥青摊铺机、挖掘机分段作业,一段宽阔笔直的柏油路就出现在眼前。
  火焰山镇地处高昌区以东40公里处,毗邻著名的旅游胜地火焰山景区。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道路较窄、旅游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为此,该镇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旅游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规划。
  旅游基础设施的提升方便了游客,也惠及了村民。村民古丽吉乃提·吐尔逊表示,要将自家庭院改造成特色民宿,实现家门口创业增收。
  2023年以来,我市全力推进文旅项目建设,续建、新建项目13个,总投资7亿元,有力推动盛世高昌、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等景区基础设施和“三难一不畅”等项目建设。今年,各景区也积极对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进行提质升级。其中,坎儿井民俗园景区投入4000万元打造“欢乐坎儿井”主题园区,融入互动歌舞演艺和角色扮演等项目;库木塔格沙漠风景名胜区新增了直升机游览、沙漠植物园等点位。
  在提升景区旅游环境及接待能力的同时,各类旅游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研学游、自驾游、夜游等系列产品不断完善,精品文艺汇演等文化品牌培育多点开花,吐鲁番木卡姆等非遗文化影响持续提升……多种“旅游+”产品成为留住游客的最佳载体。
  旅游赋能 惠民增收
  初夏时节,吐鲁番葡萄夜市灯火璀璨,热闹非凡。烤肉、馕坑肉、清汤面等特色小吃挑逗着食客的味蕾,市民和游客有说有笑,举杯共饮,在习习晚风中享受惬意时光。
  近年来,我市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夜市”,主推休闲、娱乐,在展现城市时尚与活力的同时,让民众共享旅游业发展成果。
  一方面,积极打造旅游休闲城市,让游客品尝“人间烟火”;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势头正旺,带动更多农牧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实现增收致富。
  在吐鲁番,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因为杏花,因为旅游,南湖村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乡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杏花村”。火爆的人流,带来了商机和财富,鼓起了当地群众的钱袋子。南湖村村民海迪切·托合提玉苏甫高兴地说:“今年是我开餐馆的第3年,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这两天日均收入超过2万元。”
  每年夏季,高昌区亚尔镇上湖村都会迎来一批批体验沙疗的游客,让该村的农家乐和特色民宿需求量骤增。今年3月,该村新增了7家特色民宿、3家农家乐,50余名村民通过经营特色美食、手工制品等摊位,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截至2023年底,我市共有453家民宿,涌现出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和重点村、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文旅产业带动就业15818人,其中直接带动就业3515人。
  如今的吐鲁番,向着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火洲大地上,正上演着越来越多游客与村民“双向奔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