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文化周刊·图说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坎儿井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

时间:2024年05月27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5月24日,游客在交河驿·坎儿井源景区参观游览。 本版图片由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健摄
 
 
  ◤游客在坎儿井乐园景区游玩。
 
 
  ▲游客在坎儿井乐园景区拍照游玩。
 
 
  ▲游客在坎儿井乐园景区博物馆参观。
 
 
  ▲变化莫测。
 
 
  ▲踏梦而来。
 
 
  ▲梦中坎儿井。
 
  位于天山南麓的吐鲁番年均降水量只有16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素有“火洲”之称。为减少引水过程中水分蒸发损失,吐鲁番古代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开凿了地下坎儿井。
  坎儿井,意为“井穴”,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四部分组成。在高山雪水伏流处确定水源,依随地势,引水下流,暗渠出水口与地面明渠相连,从而将地下水引至地面,以作生活、灌溉之用。
  2000多年来,横亘在戈壁滩的坎儿井,创造了我国西北干旱荒漠气候地区生命的奇迹。坎儿井也因此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一起,被誉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2006年,坎儿井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坎儿井开凿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多年来,当地政府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对坎儿井进行掏捞、加固、改造、延伸等保护工作,并协同水利、农业、文物等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不断探索和丰富保护坎儿井的宝贵经验。
  如今,坎儿井不仅仅是灌溉农田、孕育绿洲的生命之井。在不断兼容并蓄中,坎儿井已成为当地一张响亮的名片,成为促进吐鲁番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