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农事忙(散文)
■刘向民
时间:2024年06月06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农人很看重芒种,是一个与农事紧密相连的节气。《周礼》讲:“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几千年来,芒种一路走来,寄托着一个民族对欣欣向荣的追求。
这时候,父亲是一个思想家,站在麦地边上,佝偻的身子谦逊地向着大地,麦浪翻卷着,直往怀里扑,心里由衷地欣喜。他一定想得很多,这是他的劳动成果。从去年秋天犁开刚刚收获玉米的田地时,就幻想着麦子生长和丰收的景象。那时,他双膝跪在散发着温热的墒沟里,双手插进松软的泥土深处,感受土地的墒情。
他熟悉自己已经耕种多年的土地,手一伸就能感觉土地的冷暖。他知道,现在的墒情正好,播下一粒麦种,就会生发出一墩麦苗,来年春天就会兴起一地绿浪。
父亲很看重每一个节气,有着庄重的仪式感,感恩每一个季节的到来。对每一件农事,从不惜力,舍得下力气。他说,你怎么对待庄稼,庄稼就怎么回报你,那些落地的汗珠,使出力气,土地都记着那,汗水流得越多,力气用得越多,收成就越好。
比如眼前这块地上的麦子,先是耕翻了土地,仔细耙平,整好田畦,一头的地势稍高,为的是浇水顺利。他很费周折地挑选好的麦种,优中选优,茎壮,抗病害,不倒伏,耐旱,以保证全苗旺,茁壮成长。
科学种田的环节一个不能少,压苗、打药、施肥、除草,一件件要压茬跟上,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尽心尽意,唯恐耽误了麦子生长,那就毁坏了麦子一生。
如今,一棵棵麦子经过盘根、拔节、扬花、灌浆,一直到芒种,挺拔站立着,麦芒向上,充满自信。
土地的情绪异常澎湃,汲取太阳明亮的光芒,化为一个个麦芒,向辛勤的农人给予坚定的承诺,以饱满且沉甸甸的麦子报答大地。
“芒种,芒种,忙收忙种。”外出打工的儿子急匆匆地赶回家,这里是山区,地偏远地块小,还得靠人一镰镰地收割,用肩挑到路边上,再用小电车运回场上。“麦熟一晌”,南风一吹,看似还有些泛青的麦子,说熟就熟了,迟一迟,熟透的麦粒就会散落在地上,白白浪费了。一捆捆麦子运到打麦场,被脱粒机三下五除二地脱了粒,平铺在地上,阳光一照,发出淳朴耀眼的光芒,整个村庄都感到无上荣光。
新收的麦子散发着浓浓醇香,蒸一锅白白的馒头,香气溢满院落。更有奶奶烙的麦饼,焦黄酥脆,满口沁香,是难以忘怀的乡情。
远嫁的闺女也火急火燎地赶回娘家,唯恐这时遇见阴雨连绵天,帮一下忙,麦子快收快入仓才会放下心。她也知道,多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是的,地瓜要栽,玉米要种,谷子要耩,大豆、芝麻等等的作物也不能误了农时。还要除草、打药、施肥,看看,庄稼人总有干不了的农活,丰收是用辛苦换来的。
节气到了不等人。布谷鸟从黎明时分开始叫醒村人,响亮地鸣叫督促农人赶快下地。你听,这已经到晌午了,布谷鸟还在绕着村子,还在一遍遍着急地呼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