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文化周刊·葡萄园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城市里的布谷

■蒋 寒

时间:2024年06月07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连续几天清晨,我被布谷鸟的叫声带进大院小树林,坐在休闲椅上,倾听着鸟们的晨读。听!此起彼伏的“谷谷”声,伴随着喜鹊悠扬的“喳喳”叫……
  就这样,我沉浸在大自然美妙的交响乐中,仰躺在休闲椅上,旁边一个本一支笔,沉思状似乎看呆了前来晨练的大爷大妈。在这上班如打仗般争分夺秒的快节奏城市,居然还有如此悠闲的年轻人?嗯,不年轻了,年过半百了。这可能就是“人不可貌相”的真理。正如在这绿叶茂盛的小树林,我竟然误解了休闲椅旁边这株低矮成冠状散开枝丫的树——云杉,曾一度认为它就是老家坡坎上随处可见的柏树,甚至鄙视它没有桉树高大。
  大爷大妈几乎用鄙夷的眼神扫着我。不是吗,大清早的,年轻人都忙着上班去了,你咋还闲坐在小树林跟我们这些老人一样打发时光呢?肯定是被城市森林淘汰的笨鸟。
  听!连鸟们都“谷谷谷”“喳喳喳”数落我了。
  目送大爷大妈经过面前小空地的失落背影,我的视线又停留在休闲椅旁边的云杉上。原来它并非肉眼所见的这般矮小,它可高达45米,胸径达1米,真无愧其名!云杉为我国特有树种,产于陕西西南部、甘肃东部及白龙江流域等地,稍耐荫,能耐干燥及寒冷环境,生长在海拔2400―3600米地带……
  可小树林的海拔不到50米!真是委屈它了。俨然一个山区孩子要适应大城市生活,不得不低调。且看其年龄,2014年2月,瑞典科学家在一座山脉上发现了一株9500岁的云杉,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树,何况它还在继续生长。
  忽然,林间响起了啪啪的敲打声。无疑,正是大爷大妈们在敲打胳膊腿儿,下手真狠,大有父母抽打不争气的孩子似的。听得出,不争气的身体让抽打的手几近咬牙切齿。间或有笑声传来。根本看不见他们的身影。
  使劲敲打也没吓走“谷谷谷”“喳喳喳”的交流声……
  我随手拿起本和笔,却挤不出一个字。视线不由自主地回到了云杉旁边的藤状树枝上,它叫虎杖。以前愣是没弄清它姓甚名谁。
  对面那棵高大的蜈蚣柳,它竟然有一个被人们忽略的名字,叫枫杨。枫杨应该算是目前小树林的主角了,高高大大,起码有10多米高。没错,它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沿溪涧河滩、阴湿山坡地的林中。属于高大乔木,可高达30米。难怪它适应这海拔不足50米的小树林……
  “谷谷谷”“喳喳喳”的交流声,融入老人们啪啪的敲打声中,让小树林充满了活力和生气。而休闲椅上的我,却有些不自在了。是的,许久没有动笔了,似乎思维枯竭了。
  一个念头随即闪出:那“谷谷谷”的晨读是来自布谷鸟吗?城市里也有布谷鸟?它不应该在乡野山村吗?带着这个疑问,我弹出了休闲椅,寻着那声音去,目光在林间搜索那声音的主儿。
  看见的却是大爷大妈们躲闪的身影。没错,他们是逃避我这个被城市森林淘汰的笨鸟。难道不是吗,连“谷谷谷”的声音来自谁都没搞明白。我沿着林间的健身道,小心地接近那声音。天啊,叫声居然出自一只漫步草丛的野鸽子之嘴。我驻足,打开手机,小心地将它装进镜头……
  图片发到朋友圈里,“珠颈斑鸠!”立马有朋友叫出了它的学名。斑鸠?恍然大悟,难怪在老家有“斑鸠谷谷”之说。趁机对其“验明正身”:珠颈斑鸠,属鸽形目鸠鸽科,与家鸽是近亲,广泛分布于南亚、东南亚以及我国南方地区。其外观与鸽子相似,显著特征是颈部两侧有宽阔的黑色区域,上面布满了白色细小斑点,形似珍珠,故称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又俗称野鸽子、胡鸟、布谷仔……由于其叫声近似“布谷”,因此被误称为“布谷鸟”。但是,布谷鸟又叫大杜鹃,一般隐居在乡村山林,不会像珠颈斑鸠这样活跃在城里……
  更让我意外的是,那“喳喳喳”的声音居然也不是从喜鹊嘴里发出的,而是从前面路上一只大胆的乌鸦嘴里发出的。
  拍摄的图片再发朋友圈,有朋友立即科普:“它叫乌鸫!不是乌鸦,更不是乌鹊。”嗯,乌鹊就是喜鹊。朋友说:“乌鸫是鸟类中出了名的口技专家,它会模仿各种鸟叫,甚至还会模仿流浪猫的叫声……”
  我无不汗颜,大自然真可谓是个大课堂!难怪我让大爷大妈们小瞧,连自己生存的环境都如此模棱两可,还有什么资格描绘它们呢?
  一用劲,还没写下一个字的作业本捏皱了,连同那支碳素笔,悄悄地塞入裤包。佯装一个晨练的人,灰溜溜地滚出小树林……
  任凭背后“谷谷谷”“喳喳喳”地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