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用好改革“关键招” 激活经济“新动能”

时间:2024年07月15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吐鲁番风光资源丰富,素有“风库”和“火洲”之称,是新疆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重点开发区域。近年来,我市围绕构建千万千瓦级大型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不断优化风电集中连片开发布局,进行新能源产业链招商引资,加快项目投资建设和落地见效,积极推动风电产业规模化发展实现新突破。
  从2013年至2023年,我市新能源发电规模从76.6万千瓦增长到338.3万千瓦,同比增长4.4倍;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从211.3万千瓦增长到649.3万千瓦,同比增长3.07倍。
  解锁新征程的密码,吐鲁番找到了答案——正是新质生产力。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产业在吐鲁番经济发展中正展现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既是立足吐鲁番发展实际的客观选择,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发力“新赛道”,开拓新空间。吐鲁番市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千亿级产业培育为引领,围绕“七大产业集群”,抓好18条重点产业链,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绿色新能源、煤炭煤电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硅基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抢抓政策机遇和窗口期,瞄准国家战略方向、政策取向、资金投向,精准谋划项目,做深做实项目前期,抓实项目谋划储备,全力以赴抓投资、争项目,紧盯重点领域、关键指标,把准经济运行“脉搏”,主动靠前服务,助力全市经济发展“加速度”。
  内外联动 下好改革“先手棋”
  7月9日,位于鄯善县连木沁镇的新疆黄金叶子食品有限公司内,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新鲜的葡萄叶经过加工后走出国门,远销欧洲、北非、西亚等地的40余个国家和地区。
  葡萄叶出口,是我市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生动缩影。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节点城市,吐鲁番市将扩大开放作为“棋眼”,强化内外联动,更大力度“走出去”“引进来”,拓展国际友好城市“朋友圈”,切实做活高质量发展这盘棋,把地域优势转化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胜势。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铁联运、物流直通的模式让吐鲁番的对外开放“硬联通”基础更加坚实。依托“铁路、公路、机场”的区位优势,吐鲁番正稳步推进周边对外公路互联互通项目建设,并积极构建多式联运交通运输体系。围绕打造乌鲁木齐第二机场,积极构建多式联运交通运输体系,以乌吐机场一体化运营为契机,以吐鲁番机场改扩建、临空产业园等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主动服务和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在加快推进各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吐鲁番市积极推进物流枢纽和重要节点建设。中欧班列重要节点的建设,让吐鲁番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物流枢纽。此外,吐鲁番还高标准推动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并完成了托克逊县黑山矿区陆港型煤炭物流枢纽基地项目的备案。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吐鲁番市积极拓展友好城市“朋友圈”,与日本山梨县等城市保持持续的交流与合作,并加强了与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经贸往来,签署了缔结友好关系意向书。为推动吐鲁番名优特产品的对外销售,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际展会,如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洽谈对接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亚博览会等。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吐鲁番的国际知名度,也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在2013年至2023年的十年间,我市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额3.31亿美元,其中出口2.38亿美元,进口0.93亿美元。目前,我市已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越南、澳大利亚、尼泊尔、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国家建立对外贸易合作关系。吐鲁番对外贸易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破立并举 唱好文旅融合“重头戏”
  走进课本上的葡萄沟,亲临《西游记》里的火焰山,参观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今年“五一”小长假,吐鲁番人气爆棚。旅游火热的背后,得益于一项政策。
  此前,吐鲁番市文旅局宣布,5月1日起,吐鲁番各A级景区执行首次实名购门票终身免门票政策。无论疆内外的游客,在景区购买一次门票且同意在购票系统中存留个人信息的,就可以凭身份证免费进入该景区,终身有效!
  实行该政策当月,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94.14万人次,同比增长23.82%;实现旅游收入25.06亿元,同比增长26.29%。
  吐鲁番市文旅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勇说:“我们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后,做出一次购票、终身免费游的决定。一方面让更多游客享受到旅游惠民政策的红利,享受到吐鲁番优质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通过门票优惠带动周边酒店、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首次实名购门票终身免门票政策的出台,是对传统门票销售模式的重大突破。通过降低游客的初次购票成本,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并鼓励他们重复到访,从而实现了旅游市场的长期繁荣。这一政策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还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文化旅游是吐鲁番最靓丽的名片,也是吐鲁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在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吐鲁番市坚持先行先试,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持续深化文旅综合改革。通过强化试点引领、品牌创建、资源整合、消费带动等措施,吐鲁番市在关键环节上取得了新突破,有力推动了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这种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为吐鲁番市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
  在文旅项目建设方面,我市紧紧围绕“丝路明珠 葡萄圣城”形象定位,将吐鲁番整体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开展城市景观设计,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完善功能和服务,推动产业提质升级,为文旅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
  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围绕扩大旅游消费,我市开展旅游文创产品培育行动,引进优质文创企业,开发了百余种文创产品。开办“吐鲁番礼物旗舰店”,创建吐鲁番博物馆文创街区旅游文创示范基地,建立了集文化元素挖掘、非遗产品制作、文创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文创产品体系。
  在历史文化挖掘方面,文旅部门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力度,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遗址遗迹还原,形成可观赏、可体验的特色旅游产品;积极开发寻宝游、文物修复、民间主题博物馆之旅等历史文化研学新产品,推出了夜游交河、吐鲁番博物馆奇妙夜、葡萄夜市等旅游业态,填补了“过夜游”产品空白。同时,依托丝路古道、历史遗迹,推出丝路文化之旅、重走丝绸之路等活动,打造丝路文化研学游产品。
  在2013年至2023年的十年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1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95.4亿元;游客接待量从297.4万人次增长到1133.8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从7.4亿元增长到63.85亿元。建设了一批示范性精品景区,A级景区从8家增长到39家。现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处。
  “接下来,将持续推动形成以高昌区为中心,鄯善县和托克逊县为两翼,丝路文化体验带、沙漠特种旅游体验带、乡村自驾游体验带齐头并进的‘一心两翼三带’发展新格局,打造现代化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杨勇说。
  改革是一场深刻革命,是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的关键举措,是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先行先试的系统联动,是一分部署与九分落实的合力攻坚。今后,吐鲁番将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把准改革方向,明确目标任务,健全激励机制,抓好重大改革任务攻坚克难,以科学的谋划、创新的魄力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让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步子走得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