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懂飞 李彦强
“吴明珠院士明天就要离开吐鲁番了,你去跟踪报道一下这位国宝级人物……”
“好的,我收拾一下马上出发。”
7月17日18时许,接到这个重大采访任务,记者心中满是惊喜和期待。
在赶往酒店的路上,有关吴明珠院士的事迹片段,一一在记者脑海中浮现。她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瓜类育种专家、新疆甜瓜品质改良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新疆农科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员,她为中国“甜蜜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初
见
酒店里,5名出版社的老师在和吴明珠聊天,大家有说有笑,画面十分温馨。
征得吴明珠儿子杨夏的同意后,记者开始拍摄。
吴明珠今年94岁,因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她已经记不清以前的许多事情了,大多数时间都需要静养。
“下午吴院士的状态特别好,和我们聊了一些过往的时光。”一位出版社的老师激动地说。
听杨夏说,这两天来拜访吴明珠的人特别多,大家说得最多的词汇就是感谢。
“我一直很敬仰吴明珠奶奶,我能和她拍张照吗?”从事导游工作的迪里拜尔·阿不都看到吴明珠后激动地跑过来问询。
拍完照后,迪里拜尔拉着吴明珠的手说:“感谢吴奶奶为我们新疆作了这么大的贡献,谢谢您!”
迪里拜尔告诉记者,以前只是在网上看过“西瓜奶奶”吴明珠的事迹,但从未见过本人。“没想到这次能够在吐鲁番见到她,心情非常激动!”
看到迪里拜尔的反应,记者不禁感叹,这就是偶像的力量。
“我孙子能和您合照吗?”一位老爷爷拉着孙子笑着问道。
爷孙俩从湖北来吐鲁番旅游,孙子叶智诚看到了自己心中的偶像——吴明珠奶奶,略显腼腆的他就让爷爷帮忙去要合影。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说国外的西瓜很贵、很少,而国内的西瓜很多、很便宜。搜索相关内容后,我知道了吴明珠奶奶的事迹。”叶智诚说。
“这是你一辈子的荣幸,一定要加油学习。”合影后,叶智诚的爷爷叮嘱他的孙子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国家贡献力量。
70多岁时,吴明珠还在和时间赛跑。夏秋在新疆,冬季到海南,天天在瓜地做试验。后来因为患病,她被杨夏接到重庆去居住,方便照顾她的饮食起居。
“刚到重庆那会,母亲经常说要回新疆、三亚。我问她回去干啥,她说瓜地里有活儿要干,再不然就是要育种、授粉。那几年,她在家根本待不住。”杨夏说。
“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在酒店大厅,吴明珠突然唱起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杨夏说:“好多年没听母亲唱歌了,看来她回到吐鲁番后非常高兴。”
这歌声饱含着吴明珠对新疆深深的眷恋之情,她虽然记不得一些事情了,但是有关新疆,特别是有关吐鲁番的记忆还在。
回
忆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见过吴明珠院士,她为我树立了榜样。”新疆农科院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刘翔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