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唱响节水好戏 做足惠民文章

——吐鲁番市以发展高效节水项目助农增收

时间:2024年08月16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吐鲁番市水利局干部向鄯善县鲁克沁镇迪汗苏村村民讲解高效节水设施使用方法。(资料图)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健 摄
 
  ■■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吉斌

  吐鲁番,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约16毫米,蒸发量却达3000毫米以上……在这里,每一滴水都显得弥足珍贵。葡萄作为我市的支柱性农产品,其用水与工业、生活、生态等用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这是我市长期以来在种植葡萄时绕不开的问题。
  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急。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把发展葡萄高效节水农业作为乡村振兴、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总投资9.58亿元,分三期建设完成以葡萄为主的63.86万亩高效节水项目,走出一条高效灌溉节水农业之路,以农业节水为农民带去真真切切的红利,绘就田间好“丰景”。
  精准浇灌 用好每一滴水
  “2024年,艾丁湖镇计划实施葡萄高效节水项目面积8674亩,并配套设施27个沉淀蓄水池,目前全部完成开挖,建成使用14个,目的是解决季节性缺水难题,确保有限的地下水得到高效利用。”8月2日,高昌区艾丁湖镇党委书记陈家存说。
  艾丁湖镇的做法正是我市推广葡萄高效节水灌溉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把葡萄高效节水作为发展节水农业的保障性工程来抓,将原来的渠道输水、大水漫灌,改为现在的管道输水、精准滴灌,有效提高了农业用水的灌溉效率。
  “如果采用传统大水漫灌的方式,每亩葡萄从开墩、采摘到埋墩,整个周期内需要用水800至1000方,而使用滴灌技术,耗水量就能大大降低,用水量控制在450至500方。”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市葡萄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党组书记刘丽媛说,要加大葡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力度,将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可实现农民节本增效、增收节支。
  为了切实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确保“资源开采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我市争取资金9.58亿元,分三期建设63.86万亩葡萄高效节水项目。其中,一期(2023年)建设面积25.69万亩,二期(2024年)25.02万亩,三期(2025年)13.15万亩。
  市水利局农牧水利与水土保持科科长陈祁介绍,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节水量达1.9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69亿立方米,地下水1.24亿立方米),将有效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为吐鲁番水环境、水安全保障作出积极贡献。
  水肥一体 高效又便捷
  在高昌区三堡乡英吐尔村葡萄高效节水示范点,滴灌带如同一根根毛细血管穿越田垄不断延伸,将整个灌溉管网连接在一起,静待为葡萄藤送来甘泉。
  节水是根本,增效是关键。三堡乡在实施葡萄高效节水的基础上,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节水、节肥、节支、增产、提质增效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三堡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阿地力·艾尼说:“以前大水漫灌,葡萄地年用水量很大,改为滴灌(微喷灌)以后,年用水量为每亩450至560方,每亩可节省不少水。而且,水被精准输送到植株根系,保证每棵葡萄都能得到足够水和养分,提高葡萄含糖量和品质,推动葡萄种植提质增效。”
  走进高昌区亚尔镇戈壁社区宴遇西游葡萄采摘园,成片的葡萄藤郁郁葱葱,在高温下一点也没有“渴水”的迹象。采摘园负责人马小军介绍,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后,打开蓄水池开关,葡萄藤不仅能及时“喝”上水,还能得到充足的营养。
  同样,在鄯善县连木沁镇汗都夏村的标准化葡萄示范基地,自动水肥一体机正在“埋头苦干”。在葡萄地里查看葡萄长势的村民卡曼尔汗·卡德尔开心地说:“使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后,种地成本降低了,操作也方便了。”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不仅实现了农作物“小口慢饮”,充分得到营养,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减少了肥料残留、水体污染现象,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节水红利 多重释放
  算起葡萄节水灌溉的经济账,鄯善县鲁克沁镇迪汗苏村村民哈木提·玉苏甫高兴地说:“我们家有16亩葡萄地,原来大水漫灌一亩地要花40多块钱,用滴灌现在最多花15块钱,真是省时又省钱。”
  农业节水是否有红利、群众是否得福利,还是农民最有发言权。
  高昌区亚尔镇夏勒克村村民克然木·阿不力米提说:“以前葡萄快成熟的时候,我们要大半夜守在葡萄地等着浇水,现在不一样了,只需把肥料撒在蓄水池里,溶解了肥料的水会顺着管道直接流淌到自家的葡萄地里,省时又省力。”
  在鄯善县达浪坎乡玉旺克尔村葡萄高效节水施工现场,大型机械正在开沟挖渠,细长的滴灌带已铺设到位,工人们正在安装输水管道,到处都是紧张忙碌的身影。
  葡萄高效节水项目的实施,吸收很多本地劳动力参与地埋管铺设、闸阀配件安装、地面管的安装铺设工作,既解决了项目施工劳动力问题,又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截至目前,全市参与葡萄高效节水项目施工的劳动力有2250余人。
  “我家就在附近,听说这里在招工,就过来试试。现在每天有200元的收入,不仅挣了钱还学到一门新技术。”玉旺克尔村村民艾尼瓦尔·热合曼说。
  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是缓解我市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有效措施,既是民生大计,也是百年大计。葡萄高效节水不仅为我市提供了崭新的节水思路,也印证着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走向“精细”的蜕变。项目的有效实施,也必将加快推进我市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集约节约转变,不断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安全、水保障、水支撑,真正让节水灌溉工程惠及民生,确保全市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