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全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吐鲁番市委常委、高昌区委书记 单丽萍
时间:2024年08月28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2022年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吐鲁番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新疆工作最基础、最长远的问题,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高昌。 以增强认同为目标,凝聚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以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一是着眼于筑牢思想根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拓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前行——循足迹 看发展 感党恩”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凝聚起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二是着眼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立足高昌区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优势,加快安乐古城遗址、西旁景教寺院遗址的保护和发掘,建好用好3个交往交流交融示范基地、7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基地,常态化开展新疆“四史”、“流动博物馆”进乡村等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血液、注入灵魂。三是着眼于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提炼一批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元素,加强“四馆一站”建设,深入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群众村晚”等互动式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润物无声中增进文化认同。 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连心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我们要聚焦自治区旅发大会“后半篇文章”,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切实担当起“文旅兴市”示范区责任,加快推进坎儿井、交河故城等景区精致化、品质化发展,力争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要深挖旅游消费活力,发挥“月月有节”品牌体系的引流作用,加快葡萄沟沙疗康养宿集、艾丁湖景区海底古村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旅游夜产品,让各地游客切身感受本地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民俗风情,使旅游成为感悟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要深入开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服务保障提升行动,抓好导游、讲解员人才储备和提质,深化“微笑新疆”“同心护旅”行动,让广大游客放心吃、安心住、顺心行、舒心游。 以增收致富为重点,绘好各族群众民族团结“同心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我们要更多从政治上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把发展成果转化为转变人心、争取人心、巩固人心的成果。要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特色、有机、高端”发展方向,推动葡萄、西甜瓜等农业“四大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加快建设鲜食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体系,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要紧盯“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目标,深入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三年提升行动,提升村集体“造血”功能和群众增收致富能力。要把强产业、促就业作为强区富民重要抓手,全力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大力推进睿泽纺织、森诺科技、晟维新能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以明阳集团为龙头的风电设备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推进铸件、塔筒、叶片制造等项目建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