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的味道
■黄桐云
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香味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承载物,有人说只要闻到某一种香味,就会像时空坍缩一样被带回到记忆里的某几个瞬间。
桂花香承载着我的一段很重要的回忆。
高中时,有幢教学楼是百年前德国人设计建造的,很是通透,中西合璧,整体风格也是大气舒展。围绕着这幢古老的教学楼,种植了大大小小十几棵桂花树,最大的那一批用“棵”来形容是很贴切的,因为种得比较早,其高度已经能够到教学楼三层了,很难想象在这座地质结构多石少土的城市土壤里,它会生长得如此茁壮。遗憾的是学校的校史馆里没有专门介绍这些上了年岁的“老人”,所以我们很感叹于这当年栽树的先人,无疑是天才的奢侈决定。也只是在这些小黄花盛放的时候享受着她们的恩惠和同学随口调笑几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类的话语。
到了秋天,若有若无的风拂过,虽然不一定解“暑”,但一定能礼数周到的把桂花地心意带到。试想一下,在“秋老虎”的威严之下,填满教室只靠吱嘎吱嘎的风扇到后来的空调是不能完全静心的,如若这时又碰巧是难度系数不低的数学课,那这阵带着香气的风便能多多少少地抚慰同学们心上的“皱纹”。雨后的风就更为惬意了,窗外蔓延的翠绿,不再是带着夏天偏见的蔫巴样儿,精神抖擞又错落有致的翠绿本就令人心里高兴,时不时伴着小雨的凉风把桂花香也带进来,只恨自己是个学生不能泡壶茶,配些小点心,惬意地窝在那里品一会儿书。
高三时候观察校园的视角又有了新的变化,平日里满眼的卷子和待探究的题目,虽说不上混沌吧,但做多了到底让脑子没那么清亮了,于是在桂花本该是极惹眼的时刻却忽略了她,只有去体育馆打羽毛球的路上和放学回家经过时才会被强制性吸引住,扭头离开时再感叹一声:“真好,还有桂花在。”
此刻,一缕缕清香轻轻滑过眼眸,润过喉咙,然后丝丝沁入心田。
临近高考,岛城的天气闷热难耐,最后两周学校已经不再安排上课了,学生在教室里静悟、答疑。复习的时间长了总会有些倦怠,就想着溜出教室在校园里到处逛逛,美其名曰“透口气”。
那会儿还远不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更别提花香,虽然学校也有几处种植了月季花和其它林林总总的别的花木,五颜六色,娇艳欲滴,但更多的准毕业生们还是很默契的聚到了桂花树下,像赴一场心灵之约。这里,有随随便便唠嗑儿,有静静地发呆,有高考之后的毕业旅行设想,有对聚会的快乐描绘,有海边小憩的梦想,也有关于未来人生的美好畅想……一切都是青春的样子。
桂花树就像守护神一样,在即将分别时也是她永远地在那里祝福我们。百日誓师的时候学校很有仪式感的备了一些红色丝带,写写愿景,写写目标,最后重担全落到桂花树上和零星的楼边潦草的迎客松上。
高中生活是紧凑的春秋冬夏,从新授课到整日的复习,萦绕在回忆里的桂花香味是唯一没变的东西。
近段时间总在互联网上看到很多“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这样的文案,稍早几年我会觉得这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只是,弹指一挥间,如今的我们也真真正正地成为青春这幅画卷上的一个个鲜活的定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