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火焰山镇:“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展新颜
时间:2024年11月01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新疆吐鲁番市火焰山镇巴达木村村民在家门口卖特色农产品。(郭粉琴 摄)
火焰山,古书称之为“赤石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为“红山”),横卧于新疆吐鲁番盆地中。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唐三藏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让这座神秘山峦广为人知。
如今火焰山已褪去神秘面纱,山脚下的人们依托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将这片热土打造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风景名胜。
10月29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火焰山镇巴达木村。道旁香气扑鼻的黄面烤肉,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别具一格的风情民宿,不仅吸引着众多人们的胃,也牢牢抓住了游客的心。
巴达木村位于高昌区以东40公里处,辖区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东通吐峪沟旅游景区,西靠阿斯塔纳古墓群,北临火焰山、千佛洞,南接世界文化遗产高昌故城。
近年来,火焰山镇充分发挥这一地理优势,全力推动以巴达木村“网红一条街”为中心的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辐射带动火焰山镇周边村队开发民宿、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等系列农文旅融合产业链。依托吐玛市场“黄面烤肉”品牌效应,集中开发特色民宿,采用具有当地特色“民宿+美食+文化”的经营模式,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吃上“旅游饭”、赚上“旅游钱”。
“今年上半年,我们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争取到了2700余万元项目资金,对辖区内道路、污水管网及防渗渠等关键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同时,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先进典型,动员群众对自家房屋进行改造,共同提升镇区环境。”火焰山镇党委书记高强杰介绍,在此基础上,该镇还修建了占地1.2万平方米的大型停车场和2个公共卫生间,有效解决了游客停车难和公共卫生问题。
据统计,今年1-10月,火焰山镇接待游客量已达200余万人次,平均最高接待量可达1.8万人次/天,实现各类收入达1100余万元。
巴达木村村民马日依木汗·吾斯曼,今年4月用20多天的时间将自家房屋改造为特色民宿,成为巴达木村正式营业的第一家民宿。
“我们这家民宿设有6间客房,价格在160-200元/晚之间。自开业以来,已经接待了1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开民宿不仅为我带来了每月8000多元的收入,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也为我们这个小家增添了许多欢乐。当我拿出自家晒制的葡萄干招待客人时,总能收获他们的好评。许多客人都跟我留了联系方式,让我给他们寄葡萄干。”马日依木汗·吾斯曼说。
据了解,在吐玛市场带动下,火焰山镇、村两级共同发力,共引进社会资本1500余万元,在街区周边新增商铺43家,吸纳本地就业人员205名,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益可增加30万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打造‘农文旅’特色小镇为目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善交通、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有保障,同时也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高强杰说。 (据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