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特色产业“开花” 农业质效更优

——吐鲁番“奋进2024”年终特别报道之一

时间:2024年12月10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高昌区恰特喀勒乡现代化生态设施农业鱼草共生产业示范区种植的大麦草长势喜人。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买迪努尔摄
 
  ■■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加帕尔 张明先

  葡萄、西甜瓜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全面建立,葡萄架式改造、设施农业升级、示范园区建设、加工业提升行动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鱼草共生、三文鱼养殖等农业发展新路径在积极探索……
  今年,我市深入实施“农业稳市”战略,突出“特色、有机、高端”的发展方向,全链条发展葡萄、西甜瓜、设施农业、特色畜牧业“四大特色产业”,全力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持续推动农业质效更优、农民富裕富足。
  科技引领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11月13日,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村的葡萄园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农技员的指导下,农户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葡萄架式进行改造。
  “以前葡萄架比较低,田间管理很不方便。架式改造后,机械化作业省时省力,种出的葡萄品质还高。”村民卡斯木·艾则孜说。
  今年,我市加快推进葡萄架式改造,大力实施高效节水三年行动,推动葡萄产业提质增效。据统计,全市葡萄种植总面积达63万余亩,已完成架式改造29万亩,实施高效节水面积50万亩。全年销售鲜食葡萄48.86万吨、同比增长30.67%,销售额达到19.53亿元;预计葡萄干产量达22.02万吨,销售额26.42亿元。
  走进高昌区亚尔镇亚尔贝希村的万亩设施农业基地,温室大棚内各类蔬菜长势喜人。种植户叶亮正带领村民忙着采摘香菜、上海青、茼蒿等蔬菜,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我今年种了14座大棚,一座大棚一年能收入两万多元。”
  目前,全市共有日光温室大棚2.3万余座,生产面积2.82万亩,年产各类蔬果17.496万吨,产值达7亿元。
  在设施农业方面,我市以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为引领,推进设施农业优势再造,设施蔬菜发展布局得到全面优化,产业效益持续放大,乌鲁木齐市“菜篮子”供给地基础不断夯实。今年,全市已建成新型日光温室90亩、连栋大棚720亩,完成老旧温室改造598座,并建立了3个蔬菜高产高效生产基地,成为全疆重要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
  在西甜瓜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我市坚持“育品牌、出精品、创标准”的发展思路,通过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扩大西甜瓜订单式销售模式等措施,推动西甜瓜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市引进西甜瓜新品种104个,筛选出优质甜瓜品种14个,建立了12个西甜瓜标准化、简约化示范基地。全市西甜瓜种植面积达29.93万亩,总产量77.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9.53亿元,同比增长10.71%。
  结构优化 特色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
  11月13日,记者在高昌区艾丁湖镇养殖小区看到,工人们正有序进行饲草料加工等工作,场地上整齐堆放着各类优质饲草料。养殖户阿力木·吐尔逊说:“我今年养了700头牛,准备了青贮饲料1000吨、麦草500吨,牲畜越冬的‘口粮’充足着呢!”
  艾丁湖镇是高昌区最大的牛羊养殖育肥基地,现有养殖户2158户、牛存栏2.8万余头、羊存栏3.5万余只。该镇全年育肥牛羊46万头(只),养殖收入占农牧民总收入的60%以上。
  艾丁湖镇牛羊育肥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我市大力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我市以提升传统畜牧业发展水平为突破口,狠抓牛羊育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饲草料种植等工作,不断推进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截至10月底,全市已累计完成牛羊育肥327.72万头(只),肉产量和奶产量也分别达到2.1万吨和0.38万吨。
  在推动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同时,我市还加快地方特色畜牧业的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