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特色产业“开花” 农业质效更优

时间:2024年12月10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通过全方位技术指导,帮助养殖户实现科学育肥及畜禽品种改良,提高牲畜出栏率和产肉量。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展吐鲁番黑羊养殖35.3万只、斗鸡养殖14.33万羽、吐鲁番驴养殖0.91万头以及牛7.3万头。同时,我市还建立了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畜产品品牌,进一步提升特色畜牧业的竞争力。
  在高昌区现代化生态设施农业鱼草共生产业示范区,鱼儿在清澈的池塘中自由游动,而立体式种植架上的大麦草则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据介绍,鱼草共生系统巧妙地将养鱼与牧草种植结合起来,通过养鱼产生的水喷淋大麦种子,喷淋后的牧草再对水进行过滤,净化后的水再次用于养鱼,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目前,该示范区内建有标准化鱼池23座,每座预计可收获500公斤鲈鱼,日均产鲜草35吨,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品牌赋能 提升农产品多元价值
  “您定的500件葡萄干已发货,请查收!”11月13日一大早,新疆楼兰情缘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敬阳便忙着处理来自各地的葡萄干订单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公司的葡萄干产品在国内市场已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年产量高达8000吨,产值约8千万元,被评为自治区创新型企业、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
  该公司只是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我市坚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培植壮大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等方式,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和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全市已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6家,其中国家级3家、自治区级13家、市级40家;成立各类合作社1435家,其中党支部领办合作社98家,覆盖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农机、食品加工以及手工业等多个领域。这些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引领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除了传统的鲜食销售、制干和酿酒,我市还不断深挖葡萄的最大价值。葡萄秸秆被加工为饲草料、颗粒燃料和肥料,葡萄叶也走出国门成为欧洲等地民众喜爱的美食。截至11月底,全市葡萄秸秆综合利用12.45万吨,其中加工为饲草料12.3万吨,加工颗粒燃料0.07万吨,加工为肥料0.08万吨;全年累计销售葡萄叶子10218吨,销售收入6641.7万元。
  在品牌建设方面,今年我市获批成为全疆首个全国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高质高效试点,成功创建1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全国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和1家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此外,9家企业和合作社的23款产品获得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成功申报“品味新疆”区域公共品牌6个、好产品品牌16个。这些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吐鲁番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新兵说:“通过推动现代种植业提质增效、设施农业优势再造和特色畜牧业优化升级,有效加快了产业化进程,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短评:
  今年,我市全链条发展农业“四大特色产业”,全力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现代种植业提质增效、特色畜牧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蓬勃兴起。这些成就不仅稳住了农业基本盘,更在广大农民群众的欢声笑语中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彰显了农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一定会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