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发展好外贸,第一步就是建好互联互通的国际通道。
新疆已开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9条,总数占全国总量1/3以上;开通国际客运航线26条、通达16个国家21个城市;建设跨境国际光缆26条……新疆对外大通道畅通水平不断提升。
通道畅通,新疆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今年前10月,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3801.1万吨,同比增长10%;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货运量2355.9万吨,同比增长9.1%;塔克什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40.8%,创历史新高……
新疆正以“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为重点,不断释放口岸经济溢出效应,实现从通道到枢纽到产业聚集地的转变。
阿拉山口口岸是目前新疆粮食进口量最大、涉粮基础设施最全、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最强的口岸。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依托口岸已吸引17家进口粮油饲加工企业落地,初步形成进口粮油储运加工基地。
如今,新疆已兴建了一批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公路、铁路、机场、物流集散基地,构建了中心突出、东西贯通、南北辐射、层次分明、错位发展的开放型经济空间格局。
交心:
以“心联通”拓宽“朋友圈”
作为中国西部边境省份,新疆天然拥有向西开放的基因。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在这片大地上流淌了千百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对于外贸生意来说,最重要的是相互信任。通过扩大交流交往,增进彼此了解信任,以“心联通”拓宽“朋友圈”,以互利共赢让生意越做越大。
新疆从完善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中亚五国合作机制入手,推进一批重点工程和民生项目,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
2023年以来,新疆主要领导多次带队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考察,在新能源、医疗、农产品产业加工等领域达成系列合作事项。
今年,非洲阿拉伯国家青年政治家考察团、欧洲国家旅行商代表团、美国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代表团等各领域代表团密集到访新疆。
新疆高层积极主动“走出去”的活动变多,世界各国来访新疆的频次变密。在这紧密的交往中,新疆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11月底,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地方政府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在霍尔果斯市举行。这是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杰特苏州首次为共同推进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深化地方间合作进行的一次高层会议。
今年,中国—中亚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第三届中国—哈萨克斯坦地方合作论坛、中国新疆—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企业对接洽谈会等各领域区域合作会议相继召开。
如今,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常态化合作机制有8项。
高层搭台企业唱戏。新疆企业“走出去”扩展了国际“朋友圈”,迎来了外贸发展黄金期。
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新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3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生产;中国新增乌兹别克斯坦鹰嘴豆、核果类水果、阿富汗甘草、乌兹别克斯坦西红花准入……
一批涉及经济、医疗、能源等合作项目,在新疆、中亚国家落地。
12月6日,关闭长达4年零8个月的巴克图—巴克特口岸正式恢复人员流动。这批出境人员主要是自驾游旅客和当地旅游行业考察团旅客,入境人员主要是来塔城地区探亲的哈萨克斯坦籍旅客。
随着落地免签等政策实施,新疆口岸迎来跨境旅游热潮。
哈萨克斯坦患儿小米的妈妈Aidana,用中文写下一封29个字的感谢信,感谢救治小米的新疆医护人员们。
从高层互访开始,到经贸、法律、媒体等各类会议论坛,再到跨境旅游、国际医疗等民间交往频繁,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已经从“大写意”走向了“工笔画”。中国新疆人民和中亚各国人民间的情谊越来越深厚。
各领域的深入合作,为新疆外贸发展增添了动力。今年前10个月,中国新疆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值同比增长9.2%。其中,对排名首位的贸易伙伴国哈萨克斯坦进出口值同比增长20.5%。
截至今年10月,新疆登记在册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7.9%。
鼎故革新,破局成势。新疆正以更加主动的开放姿态,在国家向西开放的大战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向着更宏伟的目标继续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