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石鑫
临近岁末,尽管天山南北已是寒凝大地,但对新疆新能源产业来说,却是“风光”正好,热力十足。
10月末,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在全疆整个能源结构中占比首次超过一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1月底,新疆新型储能并网装机规模突破800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
新疆作为国家确定的“三基地一通道”、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在全国能源发展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当下的新疆,正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牵引,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更好服务全国大局。
追风逐日
服务全国大局底气更足
大自然的塑造为新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富集的风光资源蕴藏着新疆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后发赶超的巨大潜力。
新疆拥有达坂城、阿拉山口、小草湖、十三间房等十大风区,风能资源总储量8.9亿千瓦,位居全国第二,技术可开发量占全国的15.4%;新疆还有哈密、吐鲁番等可进行太阳能开发的五大光区,太阳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技术可开发量的40%,位居全国第一。
新疆“风光”起势,是新时代的战略选择。
2022年和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年亲临新疆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疆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党中央赋予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略定位”,对新疆工作明确提出新任务新要求。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新疆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1月初,距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约100公里的戈壁滩上,“疆电入渝”——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段最后一场导线展放完毕。至此,哈重直流新疆段在工程沿线五个省份率先贯通。
哈重直流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之一,也是“疆电外送”的第三条直流通道。该工程接入配套风电、光伏、光热等新能源1020万千瓦,新能源电量占比超70%。
哈重直流新疆段的率先贯通,体现了新能源建设的新疆速度。事实上,在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新疆一直在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以改革的思维打通堵点,激发活力。
完善新能源发展政策,将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备案权限由省级下放至地州级。
出台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持政策,鼓励氢能、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新材料、算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产业与新能源耦合发展。
布局建设1103万千瓦新型储能,西北首座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全面建成投产运行,加快建设哈密、布尔津、和静、若羌等抽水蓄能项目。
……
嗅觉敏锐的头部企业纷纷涌入新疆,昔日的荒漠戈壁正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能源开发宝地。
数据显示,1—9月,新疆新能源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6%,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个百分点,为推动新疆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实践表明,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自治区党委把握和顺应全球能源发展大势和挑战,维护国家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