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文化周刊·人文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马球:

帕米尔高原上传承千年的热血竞技

■海若微

时间:2024年12月20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新疆博物馆收藏的彩绘泥塑打马球俑。阿迪力·阿布力孜供图
  什么是唐代第一运动?答案就是:马球。
  作为马术和蹴鞠结合的产物,中国古代马球诞生于东汉时期,兴盛于唐朝。这项高雅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体育运动成为唐代上至贵族下至百姓所痴迷的活动。
  新疆博物馆的“打马球俑”便是其昔日辉煌的生动缩影。
  这尊1972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的唐代彩绘泥塑打马球俑,长38厘米、高29.2厘米。
  打马球者英姿飒爽,身着绛色窄袖长袍、脚蹬皮靴,挥杖欲击;骏马躯体矫健,尽显西域风姿,观之仿若能听见赛场的马蹄轰鸣。
  遥想唐中宗时期,大唐与吐蕃的马球对决惊心动魄。皇家球队初战失利,形势岌岌可危,临淄王李隆基挺身而出,他与队友策马列阵、默契配合,扭转战局。马蹄翻飞、尘土飞扬间,尽显大唐儿郎的豪情壮志,马球也成了国力彰显、文化交流的特殊纽带。
  彩绘泥塑打马球俑的出土,不仅展现了打马球者驰马挥杖的大唐雄风,也为研究唐代马球运动服饰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更是马球运动在西域流行的最好物证。
  时移世易,马球运动的热度并未随岁月消散。在帕米尔高原东麓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每逢佳节、婚典,马球赛事如期上演。骑手们纵马驰骋,球杖挥动,场外鹰笛悠扬、手鼓激昂,奏响民俗乐章。
  2008年,塔吉克族马球获批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运动重焕生机,承载民族记忆,奔赴新征程。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在伸手可触云朵的帕米尔高原上,队员们骑着马儿,挥动球杆,你追我赶。场外,观众用鹰笛、手鼓为队员鼓劲喝彩,场面犹如古代画卷,向人们展现这项古老的竞技运动。
  往昔,它蕴含大唐包容自信、昂扬向上的气魄;今朝,它凝聚着人们对传统的坚守,续写永不落幕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