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专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关于“两会”,这些知识要了解

时间:2025年01月14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什么是两会?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
  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会议历史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了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共662人,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宗教界人士等46个单位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于北京,国旗为五星红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作为中国纪年;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并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年12月召开了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章程宣告:《共同纲领》已经为宪法所代替;人民政协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已经结束。但是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将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
  此后,从1959年开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开始同步举行,后者的委员还会列席前者的会议,从此,“两会”概念应运而生,而全国政协比全国人大提前1至2天开幕。“文革”中,全国政协停止,全国人大则在1975年恢复一届(四届),因此,自1978年起,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再次完全同步。
  全国两会在3月召开的惯例,则始于1985年。此前,会议时间从年初,到年中,到年末,历年均有不同。以五届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为例,一次会议是在2月,二次会议在6月,三次会议在8月,四次和五次会议则安排在11月。
  而自1995年起,每年全国政协均在3月3日,全国人大均在3月5日开幕。人大议事规则的写法则是“第一季度”。之所以选择在3月,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中心主任蔡定剑解释说,原因之一,是有元旦和春节两个假期,而春节一般不是1月,便是2月。
  会期,也是自1995年起相对固定,除了涉及换届选举的一次会议一般为两个星期(14-15天)外,历年“两会”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12天左右。2020年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推迟召开,这是40多年来,中国首次推迟召开全国人大会议。2020年4月29日,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确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建议5月21日召开。
  ■两会代表可以请假吗?
  自2006年起,全国政协规定,凡不请假私自缺席的委员姓名都将在会议结束时予以公布。
  按照规定,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应向本级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机构递交书面请假报告,由人事代表工作机构报常委会主任或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审批。
  对于政协委员而言,全国政协会议章程中并没有就请假事宜作出明确规定。按照各地方政协的相关规定,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除身体特殊原因外,必须按时参会;其他委员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会,可以提前向政协主席申请批准。
  ■政协为什么比人大提前两天?
  人大在做决策前,要把决策先提交给人民及各界代表,在政协里面进行协商、讨论、审议,政治协商纳入决策层面中,决策前要进行充分的协商,所以政协会议在人大会议之前开。
  ■如何成为政协委员?
  政协委员由推荐协商产生,本届党委、组织部决定下届政协委员的大致界别及其他要达到的标准,然后分配指标,确定名单并公布。推荐时使用《政协委员推荐表》,表中主要填写政绩、社会地位、参政议政资格和能力和所属部门单位意见。
  ■人大代表一当就是五年吗?
  从第一届人大到再次选举人大代表中间隔了4年零7个月,第二届则隔了5年零8个月,第三届隔了10年,第四届隔了3年零1个月。后来,在198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才正式规定每届代表的任期为5年。
  ■议案和提案有什么区别?
  议案是人大的专用词,在投票通过之后才会有法律的约束力;提案是由政协委员向人大或政府提出的,其针对的是大政方针、社会生活等重大问题,主要体现的是政协的参政。
  ■议案是怎样提出的?
  议案是由多个代表联合提出的。全国人大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可以提出议案。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有的代表团不到30个人,比如宁夏代表团。
  ■政协委员为什么有好多是明星?
  全国政协有几个重要的界别就是“文化艺术界”“体育界”以及“新闻出版界”,这些界别很容易出明星委员的。
  ■投票表决可以鼓掌通过吗?
  从1949年全国政协成立到1966年,两会的投票方式是鼓掌、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1953年明文规定县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但是1958年以后,各地的靠鼓掌来投票的“鼓掌通过”依然屡见不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全国人大出现了电子投票器,支持、反对、弃权有各自不同的颜色,鼓掌通过的形式率先在全国两会上得到了废除。此后进入二十一世纪,南京等地的各地方两会也开始明文禁止“鼓掌通过”的形式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在投票通过之后大家鼓掌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