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赏花1.0”到“产业2.0”“新疆第一春”催热春日经济
时间:2025年03月26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托克逊县让十二木卡姆的悠扬旋律与昆曲的婉转唱腔交织,演绎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高昌区推出“夜游交河”项目,千年故城在灯光艺术中焕发新生;鄯善县把莱帕尔即兴说唱与九碗三行子宴席相结合,打造可听可赏可体验的沉浸式场景……更多新晋景点和场景的迭出,连吐鲁番人都直呼“眼睛快看不过来了”。
这些精心设计的沉浸式体验场景,折射出吐鲁番旅游业向“价值深耕”的转型——将“一次性打卡”转化为“持续性体验”,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不止于此,“新疆第一春”的品牌根系已悄然延伸至吐鲁番产业深层。在托克逊这座工业重镇,旅游业贡献率持续攀升——2.3万名农民实现非农就业,特色农产品俏销全国,连杏树枝都成了民宿装饰材料。投资13亿元的中国绿发新疆华美胜地吐鲁番希尔顿酒店集群项目在高昌区破土动工,未来将形成年接待10万人次高端客群的承载力,与全市524家民宿共同编织“金字塔”式住宿网。
春潮交响
对新疆人而言,等待春天就是一场与大自然的约定。长达半年的寒冬将生活压缩在暖气边的方寸之地,直到杏花枝头摇曳。
夜市炭火腾起的烟雾边,游客与当地居民共享同一串烤肉的咸香;民宿院落里,游客用抖音直播与网友激辩杏花酱的糖分配比,转身却互相分享手机相册里攒下的幸福瞬间……这些细碎的日常,像杏花瓣落进坎儿井的水流,终将汇成吐鲁番的春讯——当八方来客循着花期而至,大自然的馈赠便在人声与烟火中,沉淀成生活的温度。
“新疆第一春”的意义早已超越花期本身,成为新疆大地上一曲交响乐。就像吐鲁番的杏花从不等候赞美,它们开在农民皲裂的掌心纹路里,开在八方游客的笑脸上,开在新疆经济发展的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