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以奔跑为名,赴一场“火洲”春日之约

——2025吐鲁番交河马拉松侧记

时间:2025年04月09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选手向终点冲刺。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字昂摄
  ■■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加帕尔

  四月的吐鲁番,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杏花刚刚从枝头飘落,新绿的嫩芽便悄然攀上树梢,仿佛大自然在这片“火洲”大地上写就了一首关于春天的诗篇。4月6日,2025吐鲁番交河马拉松如约而至,这座千年古城在奔跑的节奏中沸腾。来自国内外的2000余名选手齐聚“火洲”,以奔跑之名,领略“葡萄圣城·丝路明珠”的独特魅力。
  清晨7时30分,葡萄沟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的晨光中,参赛选手们陆续抵达。与此同时,身着“公安蓝”“医护白”“志愿红”的保障团队早已严阵以待。
  高昌区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教导员侯振江手持对讲机,反复确认赛道管制细节:“从8点起,葡萄乡公路、火焰山路等赛道沿线将实施交通管制,确保赛事绝对安全。”他的声音沉稳有力,身后是数十名警力组成的“护跑防线”。
  8时未至,起点处已化作欢乐的海洋。动感的音乐声中,独唱《风一样自由》点燃现场热情,打击乐《高昌古韵》以铿锵节奏唤醒古城记忆,集体舞《纳孜库姆》则以飞扬的裙摆舞出维吾尔族的豪迈。
  参赛选手王婷婷在人群中跃跃欲试:“我在全国跑过十几场马拉松,但吐鲁番的赛道太特别了——安全完赛就是胜利,更是享受!”
  9时整,发令枪响划破长空。选手们如潮水般涌过“龙门”,在市民的欢呼声中奔向交河故城。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老者,从专业运动员到业余爱好者,三个组别的赛道设计兼顾竞技与全民参与: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与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让高手竞逐,健康跑(6公里)则为普通市民敞开大门。
  全马赛道堪称“流动的文化长廊”。选手们从葡萄沟出发,途经吐鲁番博物馆、苏公塔、坎儿井民俗园,最终冲刺至世界文化遗产交河故城。来自塔城的姜军芳感叹:“这哪是跑步?简直是穿越千年的旅行!交河故城的沧桑和坎儿井的水声,每一步都踩在历史的回响里。”
  乌鲁木齐绿谷跑团领队黄委笠带着60余名跑友参赛:“我们跑过许多城市,像吐鲁番这么美的赛道屈指可数,希望交河马拉松越办越好。”
  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阿丽代·尼亚孜买买提虽忙碌整日,却笑意盈盈。她说:“选手们的热情像火洲的阳光,驱散了我们的疲惫!”
  赛道外,市民艾力·吐尔逊带领街坊们组成“最强啦啦队”。他说:“我们要让全世界感受到吐鲁番的热情!”
  起点与终点处,文旅农特产品展销区人头攒动,哈密瓜干、葡萄干、文创产品让跑友“眼福口福双丰收”。
  11时许,半马捷报频传:阿合拉·加尼别克以1小时07分18秒斩获男子组冠军,韩梦以1小时22分52秒摘得女子组桂冠。全程马拉松的巅峰对决中,伊犁选手多斯包勒·哈布利江恩以2小时20分12秒称雄男子组,肯尼亚选手Vivian Rop则以2小时55分03秒问鼎女子组。
  冲过终点线的多斯包勒汗湿衣襟,却难掩激动:“这条赛道有历史的重量,也有观众的热度——这是属于丝路跑者的荣耀。”
  交河马拉松作为吐鲁番精品体育赛事之一,自2016年首次成功举办以来,凭借优美的赛道风光、专业的办赛水平以及绝佳的赛事体验,已成为展示吐鲁番深厚文化底蕴和蓬勃发展活力的新窗口。
  “马拉松不仅是体育赛事,更是城市发展的‘催化剂’。我们将通过赛事搭建起体育与文旅融合的桥梁,着力打造特色体育旅游品牌,把吐鲁番历史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为吐鲁番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活力。”市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沙伟说。
  2025吐鲁番交河马拉松,以42.195公里的赛道为纽带,串联起古老与现代、个体与城市、汗水与荣耀。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一个个难忘的镜头,伴随着选手们奔跑的脚步,点燃梦想与活力,也点亮吐鲁番熠熠生辉的“城市名片”。
  当赛事结束后,仍有选手聚在一起分享在吐鲁番“跑马”的收获。正如选手刘宇杰所说:“马拉松最美的不是奖牌,而是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火洲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