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人张兴林火洲“追花逐蜜”
时间:2025年04月10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张兴林向记者展示刚从蜂箱拿出的完整巢脾。
■■ 文/图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彦强 谢懂飞
3月25日,高昌区亚尔镇克孜勒吐尔社区的百亩杏园里,杏花绽放、蜜蜂嗡鸣。粉白的花海中,54岁的蜂农张兴林轻轻掀起蜂箱盖,巢脾上晶莹的蜜液缓缓流淌,幼蜂在蜂巢里蠕动。这位与蜂共舞二十二载的“追花人”,用脚步丈量天山南北,将吐鲁番的“春天滋味”酿成丝路上的“甜蜜事业”。
“吐鲁番是新疆春天的‘头班车’,比北疆早醒一个月。”张兴林轻抚巢框,目光扫过满园杏花。每年11月,他带着蜂箱从伊犁奎屯来到吐鲁番越冬,次年3月启程“逐花”——榆花、杏花、桑花次第绽放,为蜂群提供充足蜜源。
迁徙是养蜂人的宿命。张兴林的“追花地图”横跨天山南北:4月吐鲁番杏花落尽后转战胡杨河市,盛夏奔赴阿勒泰草原,秋收时节再返伊犁河谷。这份周而复始的浪漫背后,是精打细算的生存智慧,“在吐鲁番越冬,每箱蜂能省20到50元成本,一个冬天省下上万元。”
蜂箱前,张兴林指尖轻点蜂群,数只蜜蜂振翅却不攻击。“它们认得我的气味。”22年的朝夕相处,让他读懂了蜜蜂的语言——工蜂频繁振翅预示蜜源紧张,蜂王产卵量下降提示需补充营养。多年的养蜂生涯也让他感悟至深:“蜜蜂是自然界中最勤劳、最无私的生物。它们用自己的生命为人类酿造甜蜜,我们应该尊重、爱护它们。”
克孜勒吐尔社区的百亩杏花园成了“追花人”的驿站,蜂箱与杏树也构成了微妙的共生系统。该社区党支部书记罗晓龙算过两笔账:养蜂人靠着“杏花蜂蜜”增收,杏树也因蜜蜂授粉提升了坐果率,双赢格局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生机。“我们划出专用场地通水通电,蜂农安心,果树丰收。”
二十二载迁徙,张兴林的皮肤刻满风霜。“我只要还能走动,就要把吐鲁番的春天带给更多人。”当杏花花瓣飘落枝头,新的蜜糖轮回已然孕育。这位“追花人”收拾行囊,再次踏上丈量新疆四季芬芳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