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产业升级 擦亮“新疆第一春”文旅招牌

——吐鲁番杏花季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

时间:2025年04月15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加帕尔

  春日的吐鲁番,杏花如云似雪,将火洲大地装点成粉白交织的浪漫画卷。3月22日,“新疆第一春·花开吐鲁番”2025吐鲁番杏花季文化旅游活动暨托克逊县第八届杏花季在托克逊县夏镇南湖村开幕,吸引了大批“追花人”纷至沓来。
 开幕式上,非遗歌舞、特色美食与科技光影交织,来自五家渠的游客程二娟举着手机感叹:“杏园更大了,设施更好了,分享的照片已经被朋友刷屏了!”吐鲁番正以花为媒,串联起景区景点、文化活动、市集美食、研学体验等,将“赏花+”的春风转化为文旅消费的澎湃动能。
  数据显示,杏花季开幕至4月6日,我市累计接待游客286.03万人次,同比增长31.44%;游客总花费14.64亿元,同比增长36.92%。这一数据不仅见证了“赏花经济”的强劲势头,更彰显了吐鲁番文旅产业从“赏花1.0”到“产业2.0”的华丽转身。
  今年杏花季,吐鲁番构建了覆盖托克逊县、高昌区、鄯善县的全域“杏花地图”:托克逊县以万亩杏林为核心,延伸至红河谷、盘吉尔怪石林等地质奇观,让游客在赏花之余,还能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高昌区推出系列夜游夜娱夜品等特色项目,串联交河故城、葡萄沟等历史与自然景观,激活“夜间经济”;鄯善县以“沙漠之春”系列活动为主线,将沙漠与民俗、美食相结合,打造可听可赏可体验的沉浸式场景,让游客在沙漠中感受春天的气息。
  这些“新花样”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参与感、体验感,更让赏花人在春日图景中当主角,在更深层的文旅融合中获得满足感。
  而面对激增的客流量,吐鲁番市以“硬举措”托底“软体验”。托克逊县今年扩建6000个停车位,新建可容纳1.5万辆汽车的超大型停车场,景区餐饮游乐摊位增至4000个。300名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穿梭于花海,提供导览、应急救助等“零距离”服务。
  市文体广旅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勇介绍,杏花季前夕,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治理脏乱差”整治专项行动,全力营造美丽宜居的人居环境。文旅部门开展从业人员培训、文旅场所夜间联合检查,举行了“出租车驾驶员提升文明服务质量”启动仪式、酒店宾馆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会等,营造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
  “我们希望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杨勇表示,全市践行“全域、全季、全民”服务理念,将节庆热度转化为城市美誉度。
  从科技感十足的开幕式到浸润非遗的乡村集市,从吐峪沟文旅小镇的盛装开城到杏花园内婉转的昆曲唱腔,70余场文化盛宴次第绽放,将丝路春日的叙事轴线向时光深处延展。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吐鲁番打造“新疆第一春”IP的决心与创新,折射出吐鲁番旅游业向“价值深耕”的转型——将“一次性打卡”转化为“持续性体验”,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今年杏花季活动通过‘赏花+非遗’‘赏花+美食’‘赏花+娱乐’等多元场景,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带动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杨勇表示,今后,还将积极发挥杏花季文化旅游活动的示范效应,将“赏花经济”与文化艺术、都市休闲、运动健康、乡村度假、非遗体验、主题集市等业态有机融合,联动夜市经济、直播经济等特色消费元素,形成跨界合作模式,以更好地放大“赏花经济”的综合效应。
  这场持续近一个月的文旅盛宴,不仅延续了“新疆第一春”的品牌魅力,更以多元创新、服务升级和产业融合,擦亮吐鲁番春季旅游的“金字招牌”。未来,吐鲁番将持续扩大“丝路明珠·葡萄圣城”的品牌影响力,让吐鲁番旅游的“金字招牌”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