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文化赋能 解锁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吐鲁番杏花季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三)
时间:2025年04月17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彭丹妮
三月的吐鲁番,万亩杏林绽放如雪。这片粉白花海不仅成为社交平台上的“顶流”,更因一场场深度融合文化与旅游的节庆活动,让游客在赏花之余感受到跨越地域的文化碰撞与沉浸式的民俗体验。从传统木卡姆与昆曲的交织,到刁羊赛事与达瓦孜表演的火热,再到“夜游交河”的光影焕新……吐鲁番杏花季以“文化味”破题,以“沉浸感”赋能,为文旅融合写下生动注脚。 在托克逊县夏镇南湖村杏花季开幕式上,广东游客张亚玲举起手机,定格下湖南省昆剧团演绎的《西游记·借扇》。昆曲艺术家以婉转唱腔与飘逸水袖讲述铁扇公主的故事,舞台外,杏花随风飘落,与民间木卡姆艺人的热瓦甫琴声交织成跨越时空的对话。“火焰山遇见昆曲《借扇》,这种文化碰撞太奇妙了!”张亚玲的感叹,道出了杏花季“以文塑旅”的巧思。 这场融合《牡丹亭·游园惊梦》《扈家庄》《醉打山门》等经典剧目的演出,成为吐鲁番文化“破圈”的缩影。杏花节期间,我市联动湖南、乌鲁木齐等多地文艺院团,将昆曲、民族歌舞等精品演出送至花海、村落、景区,让游客在赏花之余,沉浸于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 在郭勒布依乡开斯克尔村,民间木卡姆艺人自发聚集观景台,热瓦普琴声一响,村民便热情邀请游客共舞,杏花纷扬的田埂瞬间化作欢乐的海洋。不远处,达瓦孜艺人在杏树枝头凌空行走,引得观众屏息凝神;斗鸡场内的阵阵惊呼,则为春日的乡村增添了几分火热。 让游客从“看客”变“主角”,正是吐鲁番提升文旅体验的密钥。高昌区亚尔镇上湖村的100余个摊位前,烤全羊、手抓饭的香气与刺绣、土陶等非遗手作的精致相映成趣。商户吾买尔江·吾斯曼手持刺绣作品介绍:“平时都是在朋友圈、抖音做线上宣传,有人订购才制作邮寄。这次杏花季,我们提前准备了很多刺绣产品,就想让游客把‘杏花记忆’带回家。” 深度体验不止于市集。高昌区艾丁湖镇花园村的刁羊赛场上,马蹄声与喝彩声交织。该村党总支书记巴合提亚尔·吾斯甫道出办赛初衷:“通过沉浸式民俗活动,既让游客留下独特记忆,更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游客门穴林对此深有感触:“赏花之余能参与这么多文化活动,这趟旅行值了!” 吐鲁番的探索不止于节庆。在“夜游交河”项目中,光影技术让千年故城焕发新颜。光影交错间,古老的城墙、佛塔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神秘,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西域古国。库木塔格沙漠的汽车拉力赛与星空露营,则让自然奇观与极限运动碰撞火花。游客在沙漠中驾驶越野车,感受速度与激情的碰撞,夜晚则在星空下露营,仰望浩瀚的星空,体验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 本届“杏花季”将持续至4月22日,其间还将举办认领“杏”福树、集体婚礼、汽车拉力赛等近70项特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更让文旅消费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体验”。 从昆曲与木卡姆的跨界对话,到“杏花经济”带动乡村振兴,吐鲁番杏花季的实践揭示着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逻辑——以文化惠民激活产业潜能,让每朵杏花都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当传统民俗在现代旅游中绽放光彩,当节庆流量转化为发展“留量”,这条“以文彰旅、以旅富民”的创新之路,正引领吐鲁番向着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稳步前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