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从“大国工程”看活力新疆

□江仲平

时间:2025年06月13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10910米深的深地塔科1井,实现全球陆上万米以下油气发现零的突破,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注入更多“新疆确定性”;
  22.13公里长的天山胜利隧道,穿越亿万年的“地球伤痕”,让冰崖千仞的天山化作通途;
  247米高的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驯服肆虐的洪水,滋养万物生长、化作绿色能量;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贯通天山、绿围大漠……如果说亘古如斯的“三山两盆”构成新疆的地理骨架,那么星罗棋布的“大国工程”则挺起了新疆的发展脊梁。
  从交通“动脉”到水利“命脉”,从能源“饭碗”到丝路“算谷”……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大地上,一项项“当惊世界殊”的超级工程,承载着新疆各族人民奔赴中国式现代化的希冀,汇聚成一幅波澜壮阔、激荡人心的新时代画卷,见证了一个奋力向前、充满活力的新疆。
  一
  6月的新疆,戈壁滩上热浪蒸腾,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即将投运。届时,数百万千瓦时的电能将闪送至2290公里外的重庆市渝北区,新疆高质量发展的脉搏,将通过这一大国工程强劲跃动。
  立国家之所需,彰新疆之所能。新疆准东的输电功率可同时点亮全国4亿盏灯;西气东输霍尔果斯首站,眨眼工夫,就能输出450立方米天然气,可供1个家庭使用900天;平均每小时约有5列火车专列,将新疆煤炭运到川渝等地……
  大国工程,如同刻在大地上的印章,彰显新疆优势,见证着新时代新疆的使命与荣光。
  新疆的优势,首在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新疆地域辽阔、资源富集,“山山都有金铜铁、盆盆都有油气煤”。新能源禀赋同样令人瞩目,10亿千瓦的风能、42亿千瓦的太阳能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8%、26.9%,仿若取之不尽的能量宝库。
  依托这些“家底”,能源大动脉在新疆延伸——西气东输4条干线纵横千里,累计输送超1万亿立方米天然气,滋养全国28个省区市;疆电外送3条直流通道贯通东西;疆煤外运量更是从2021年的4000余万吨飙升至2024年的1.4亿吨,为国家能源安全筑牢坚实基础。
  聚焦“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十张网”建设,新疆依托一个个重点工程,逐步形成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