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文化周刊·时代
/下一版
[
查看本版大图
]
“红石榴·湘吐情”研学记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年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月
2025年07月17日
>>
04版: 文化周刊·时代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石榴·湘吐情”研学记
时间:2025年07月17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7月7日,研学团到吐鲁番北站乘坐火车前往湖南。
7月9日,研学团抵达湖南长沙。
7月10日,研学团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
7月11日,研学团在橘子洲合影留念。
7月11日,研学团参观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
7月12日,研学团观赏《千里江山图》。
7月12日,研学团参观非遗传承人创作。
7月13日,湘吐两地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7月13日,长沙市一中广雅中学学生和吐鲁番市实验中学学生一起跳新疆舞。
■■ 文/图 吐鲁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谢懂飞
7月7日22时许,伴着火车的汽笛声,参与2025吐鲁番市“红石榴·湘吐情”各族青少年红色研学交流活动的师生正式踏上前往湖南研学的旅程。
借着车厢里暖黄的灯光,有人低头翻着自己带的书本;有人贴着车窗,看戈壁的星光渐次退成城市的灯火……每个人对这次的行程都充满了期待。望着窗外流动的夜色,市实验中学学生宋子龙轻声说:“到了橘子洲头,我要站在毛主席像前,把《沁园春·长沙》背诵给他听。”
7月9日,研学团顺利抵达湖南长沙,师生们怀揣着对湖湘红色文化的憧憬与崇敬,开启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红色研学之旅。
7月10日清晨,研学团抵达此行首站——韶山。在庄严肃穆的毛泽东广场,全体师生整齐列队,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随后,大家缓步绕行铜像一周,表达对伟人的深切缅怀之情。
走进毛泽东同志故居、参观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学生们在行走中汲取红色精神。
在伟人故里,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思政课让学生们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接受了一场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
“老师的讲述太生动了,焦裕禄、袁隆平、黄文秀等人的故事都让我深受感动。这堂思政课形式新颖,内容深刻,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真的特别有意义。”市实验中学学生张迪说。
这堂音乐思政课通过创新“音乐+思政”的教育模式,以艺术化的表达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入脑入心,为新时代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当天下午,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让学生们热血沸腾。随着剧情推进,很多学生都红了眼眶。
“演出太震撼了!看到飞夺泸定桥的时候,我忍不住流泪了,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艰难的历程,更加懂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会更加努力学习,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市实验中学学生娜迪也·阿不力米提说。
“学习雷锋好榜样……”7月11日上午,在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里,玻璃展柜前的学生队伍始终安静,孩子们用心感受雷锋同志的点点滴滴。
“我觉得,作为青少年更应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不仅要努力求知,还要发扬雷锋精神,孝敬父母、帮助同学、尊重师长。”市实验中学学生孜乃提汗·热西提说。
在岳麓书院的大门前,千年学府的书香气息裹着古木的清芬涌来。有学生悄悄摸了摸廊下的石柱,仿佛能触到百年前的琅琅书声;有学生对着院中的古迹拍照,想把这份文脉带回家。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当天下午,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塑像巍然矗立,目光越过江涛,望向辽阔的远方。迎着湘江的风,研学团的100名学生齐声诵读《沁园春·长沙》。
市实验中学学生张雯菲说:“站在橘子洲头朗诵《沁园春·长沙》,感觉课本里的知识具象化了。以后,我希望能够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学到更多的知识。”
市实验中学学生努尔兰·外力也感慨地说:“我在橘子洲头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化。回吐鲁番后,我要把这次研学活动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同学们。我会努力学习,争取考到湖南读书。”
观看《千里江山图》、感受数字绘画互动……7月12日上午,学生们走进芒果未来艺术中心,感受科技与文化碰撞的独特魅力。市实验中学学生马瑞遥说:“太好玩了,刚画好的兔子就能在屏幕上看到。”
当天,学生们还参观了湖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沉浸式体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参观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体验让大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今后一定要多走出去,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瑰宝和壮丽的大好河山。
市实验中学学生孜拉兰·再比布力说:“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文化熏陶,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我更加坚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扎根于历史、实践于当下的精神纽带。”
“下面请欣赏市实验中学学生带来的舞蹈……”7月13日上午,在长沙市一中广雅中学体育馆内,两地的学生一起唱歌、跳舞、互送祝福。
长沙市一中广雅中学G2402班学生余艺帅兴奋地说:“今天的活动让我收获满满!不仅学会了优美的新疆舞蹈,还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我们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约定今后要保持联系,经常交流。”
市实验中学学生阿依孜巴·阿迪力开心地说:“非常开心大家喜欢我的都塔尔演奏,希望以后能经常和湖南的同学交流音乐,一起分享更多美妙的旋律。”
“祝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温馨的交流活动中,吐鲁番与长沙的学子们互换书签、互赠祝福,字里行间流淌着真挚的情谊。
铜像前的合影里,她的笑容比阳光还灿烂;实景演出的票根上,还留着舞台的余温……返程的列车上,夕阳把车窗染成蜜色。市实验中学学生乃皮赛·加帕尔靠在窗边,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时不时笑出了声。
“我是第一次离开吐鲁番来到湖南,这次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乃皮赛笑着说。
此次红色研学之旅,不仅是一次跨越千里的行走课堂,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学生们用脚步丈量先辈的奋斗足迹,用心灵感悟中华民族的血脉相连。这趟旅程让红色精神变得可触可感,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心田。
“我相信,孩子们带回去的不仅是珍贵的照片和纪念品,更是一颗颗被点燃的红色火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的养分必将滋养更多的心灵,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火洲大地绚丽绽放。”研学团带队负责人、吐鲁番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阿不力孜·库尔班说。
火车穿山越岭,载着100颗被红色精神浸润的心,向着吐鲁番的方向驶去。
上一篇
下一篇
[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