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时间:2025年09月09日     来源:吐鲁番日报
  城乡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基层诊疗服务提档升级。如今,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18个,其中医院1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9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个,实有床位从2013年的2884张增至2024年的4378张,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形成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服务网络。
  惠民减负:保障网越织越密
  “以前排队挂号缴费得两三分钟,现在刷个脸一两秒就搞定,太方便了!”4月25日,在高昌区葡萄镇卫生院,居民苟玉芳对新上线的医保支付人脸识别系统赞不绝口。
  葡萄镇卫生院上线医保支付人脸识别系统服务,通过“人脸识别+实名认证”技术,提升群众就医效率。这也是吐鲁番首个开通医保“刷脸支付”的卫生院。该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依力哈木·吾守尔说:“新上线的医保支付人脸识别系统,不仅解决了就医购药忘带社保卡、无智能手机无法展示医保电子凭证等问题,还极大缩短了排队时间,切实为就医群众提供了方便。”
  惠民减负,是吐鲁番市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世纪70年代,“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是农民因病返贫的真实写照,“小病硬撑,大病进城”更是普遍现象。而如今,“看病有补助,医疗有保障”已成为现实。覆盖城市和农村的各项医疗保险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各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构筑起群众健康保障的牢固大堤。
  2016年9月,自治区实施全民健康体检工程。通过免费体检,实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推动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2017年8月31日起,新疆范围内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药费、检查费,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两降一升”成为破除“以药补医”的关键之举。
  ……
  党的十八大以来,吐鲁番市把保障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不断强化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全力落实各项医疗惠民政策,逐步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数据显示,全市卫生健康支出从2013年的4.9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3.24亿元。与此同时,全市42家公立医药机构实现药品集采全覆盖,切实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以乳房旋切针为例,集采价格从每套约3000元降至821元,降幅达72.6%。截至目前,全市已落地执行22批次集采药品、20批次集采耗材,累计节约医疗费用6322.7万元。
  援疆帮扶:技术网越建越强
  6月下旬,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接连完成四台分体式模块化机器人手术,涵盖左侧巨大腹膜后肿瘤切除等前沿术式。这一突破,打破了过去“复杂手术必须外转”的局限,标志着吐鲁番市微创外科诊疗正式迈入智能化时代,精准医疗水平实现飞跃。
  开颅手术、心脏介入、全麻支气管镜检查术、支气管镜下经支气管肺活检术……这些新技术的背后,是湖南援疆医疗队的无私奉献,更是吐鲁番医疗事业迈向新高度的有力见证。
  近年来,湖南援疆医疗专家与吐鲁番当地医疗骨干深度协作,通过“师带徒”模式促进技术传承。在湖南多家医院“以院包科”的精准帮扶下,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在全国绩效考核连升两级,鄯善县人民医院上榜“全国二级医院卒中中心质量管理百强名单”,各级医院的学科特色与优势日益凸显。
  2021—2024年,吐鲁番市签订协议书在校培养定向免费医学生104人,正在参加为期三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58人,有效壮大了基层全科医师人才队伍。近三年,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举办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35期,参加培训人数2300余人次。
  优质资源不仅要“引进来”,更要“沉下去”。2024年,全市83名医务人员驻点帮扶指导,医共体总院50%的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医务人员每周定期坐诊,帮扶分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5项,新建科室23个,累计开展医学诊断37828人次、远程心电诊断13869人次、远程会诊364人次。
  去年,5名湘潭市基层医疗卫生骨干组成的“组团式”帮扶队伍深入高昌区各乡镇卫生院,帮助推出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亚尔镇卫生院开设小针刀治疗与铜砭刮痧疗法、恰特喀勒乡卫生院推广蜡疗项目、高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穴位敷贴服务……这些中医特色项目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
  “湖南‘毛医生’亚克西!他们每周都会来村里坐诊,还免费发放一些常见病的治疗药品。”2024年11月16日,在高昌区亚尔镇新城西门村的义诊活动现场,村民图尔苏娜依·艾克拜尔对湖南援疆医疗人才的精湛医术和优质服务赞不绝口。
  自2023年5月以来,“毛医生”医疗队已在全市深入开展基层巡回义诊活动341场次,惠及群众近3万人次。
  70年的积淀跨越,铸就了今天的健康吐鲁番。站在新起点上,吐鲁番市将继续秉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各族群众带来更多健康福祉。